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局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推进。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
(二)坚持科学规划。结合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内部权力运行结构,依托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内部控制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三)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
(四)坚持共同治理。切实履行内部控制建设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与其他内部监督机制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监管合力。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单位内部建设和发挥外部监督作用,优化监督效果。
二、总体目标
以全面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为抓手,以规范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有序运行为主线,以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为导向,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突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经济和业务活动运行流程、制约措施,逐步将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措施。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
四、实施步骤
(一)自查自评阶段(2月28日至3月8日)。局属行政事业单位编报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总结2017年度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局属企业结合经营特点开展自查自评。3月8日前,各单位报送自查自评情况。
(二)专项检查阶段(3月9日至4月9日)。局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自查自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业务风险点是否管控有效、内控报告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
(三)整改落实阶段(4月10日至10月10日)。各单位对照自查自评及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业务内容、组织架构和管理特点,明确整改任务、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优化流程,并于10月10日前报送整改情况。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局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隋 岩
副组长:张光华 陈佩君 周福林
成 员:蔡建军 李春海 杨 石 王威武 王 楠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财务审计管理处,负责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二)深入宣传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意识,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三)抓好贯彻落实。各单位负责人作为内控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站在促进全局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担负起责任,带头组织实施,认真抓好此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推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